瑪麗娜・麥考伊 Marina Berzins McCoy
感恩是祈禱的核心,因此也是依納爵靈修的核心。
例如,意識省察(Examen)這個祈禱的開始,就是讓天主臨在我的祈禱之中,並向祂獻上我的感謝。藉著感謝的行動,我讓天主的慷慨成為我的眼鏡,去認識我身旁所發生的一切事,以及在這個祈禱中我所想要和祂分享的經驗。或許在意識省察中,我會覺察到自己從一個朋友身上體驗到他的好意,覺察到自己慷慨對待一個學生,或者覺察到自己不夠慷慨。當我以感恩作為祈禱的開始,對天主慷慨的愛表達感謝,「慷慨」就成了我祈禱的焦點。
接下來,慷慨貫穿了我整個意識省察祈禱。如果在我一天的生活中,我意識到那些沒能慷慨待人待己的時刻,我會想起天主的仁慈,並意識到祂願意聆聽我的心情,並鼓勵我在未來用不同的態度來面對別人,面對自己。當我想起今天與一個朋友的溫暖對話,我也比較能意識到,這個朋友是來自天主的禮物,對於這個朋友的感謝也會更加深刻。感謝鼓動了愛與安慰的火焰,打開我們的心,讓天主進入我們內在的每個角落。
依納爵神操的每一週也都在感恩的氛圍中進行著。在第一週,當默想自己的罪時,我被邀請去留意,天主如何臨在我的生命之中,即使在我失敗的時刻。接著,當我進行三對禱(triple colloquy)時,依納爵邀請我想像瑪利亞、耶穌和天父圍繞在我身邊,以關心與憐憫收納我的痛悔。
在第二週,我們成為耶穌的朋友與伙伴,和祂一起建立天國。默觀耶穌的誕生,以及祂公開生活中的治癒與宣講,讓我被感恩之情所充滿。當我想像自己抱著剛出生的嬰孩基督,內心充滿感謝--祂的味道多麼芬芳,祂的小手多麼可愛,祂沈睡時的笑容多麼安詳。當耶穌治癒人們時,祂表現出來那溫柔愛讓我們心懷感謝。當我們在祈禱中或在現實世界裡見證這樣的愛,我們都會心懷感謝。我感謝自己被邀請成為基督的朋友,和祂分享祂所做的一切。然後,所謂基督徒的愛不再只是一種例行公事,而是因著自己能在此時此地,與耶穌一起投入這個世界而表達出的感激之情。
第三週聚焦在耶穌的苦難,強調耶穌為了我們犧牲生命所懷有的偉大愛情。即使祈禱中滿是經驗耶穌苦難所帶來的沈重,以及接受基督在十字架上犧牲之愛所來的淚水,其中仍包含了滿滿的感恩。例如,我可以想像當耶穌在革責瑪尼莊園祈禱時,或祂在字架上時,依然在祂的苦難中,關心陪在身旁的我。讓我們在祂的苦難中看見愛的結果,就是感恩。
最後,在第四週,我們更容易在基督的復活和戰勝痛苦與死亡中,不停地感謝。因著復活耶穌帶來的喜樂與平安,我們走到「獲得愛情的默觀」,幫助我們看見天主藉著我們生命的旅程所賜下的諸般恩寵,並渴望將這一切全數奉回。在這祈禱中,天主與我相互通傳整個神操旅程所經驗的愛,並意識到自己渴望在未來的生命中,以愛還愛。這個渴望,來自對天主的感恩之情。
經過這麼多年的祈禱,我已經學會了,不管自己處在何種生命情境之中,總是有些事情值得感謝的。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必須為了不幸發生的事感謝,或是說那些失落與痛苦不值一提,而是天主總是與我們一起經歷這一切。我們永遠不會孤單,這位我們生命存在核心的天主,總會引導我們度過這一切。因此,我們真的可以心懷感激。
原文出處 https://www.ignatianspirituality.com/gratitude-and-the-spiritual-exercise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