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0日 星期四

天天復活


榮・羅海瑟 Ron Rolheiser

        G. K. 卻斯特頓(Gilbert K. Chesterton)曾寫了一首名為「第二童年」的詩。這首詩談到了復活:

當我的日子結束
        沒有一首歌可以唱得出來,
我想我不是因為太老
        所以無法凝視每件事物
如同我曾凝視一間托兒所的門
        或是一棵大樹及上面的鞦遷
人已經太老而不能愛;我的愛,
        人已經太老而說不出謊言
但我不應該是太老
        而看不見深夜降臨
看不見比世界還大的雲彩
        看不見長滿眼睛的怪物
人已經太老而無法求婚,我的愛;
        人已經太老而無法成婚
但我不應該是太老而不能看見
        那不可思議的天花板
醒來時掛在我上方的屋樑
        並意識到我還活著
奇特的四腳蛇佈滿草地
        天空像一扇巨大的窗戶
天主以無法想像的恩寵
        伴隨著存在罪中的我
雖然我逐漸變老,事情也逐漸轉化
        雖然我逐漸變老,走向死亡

        耶穌復活許諾我們的是,事情總是會再次更新。開始永遠不嫌太遲。沒有什麼是不能改變的。沒有背叛是永遠的。沒有罪是不能被寬恕的。每種形式的死亡都能被戰勝。沒有什麼失落是不能被救贖的。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沒有什麼事可以被稱之為老。

        因著復活,我們被保證沒有一扇門會永遠關上,每當我們關上一扇門,或者別人關上一扇門,天主就會為我們開另一扇門。復活向我們保證,天主永遠不會放棄我們,即使我們放棄了自己
這意謂著天主會將我們自己畫得歪七扭八的生命線拉直,這意謂著我們永遠都可以重新恢復純潔,重獲天真,返樸歸真,不再愁苦。透過耶穌向那些背叛祂的門徒吹了一口寬恕之氣,及天主使死人復活的圖像,我們可以相信最終一切都會變好,每一個存在的樣貌都會變好,每件事,包括我們的生命,最終都會迎接升起的陽光。

        但是,活出這個真理的挑戰不在於相信耶穌從墓穴中復活了,更重要的是相信不管我們年紀多大、犯了多少錯誤、背叛了多少人、身上有多少傷,甚至曾面對死亡,我們都可以擁有嶄新的每一天,能用天真的眼光看待一切,如同小孩一樣,驚奇於身旁的一切事物。不管我們做了什麼,我們的未來永遠都有新的可能性。復活指的不止是耶穌從墓穴出來的那一天,它也意謂著我們每天都可以從自己的諸多小墓穴中重新站起來。

        相信復活如何幫助我們從那些小墓穴中站起來?就是藉著對生命感到驚奇與更新。這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們是人,而且我們沒法避免跌倒
陷入隨著年紀漸長而來的沮喪、怨懟、罪、背叛、刻薄與疲憊之中。就像耶穌一樣,我們也經歷了自己的苦難,被釘上十字架。而且等著我們的還不只一個墓穴。然而,我們的信仰邀請我們超越這些。如同約翰.席亞(John Shea)曾睿智地這麼說:復活要教給我們的不是如何生活,而是如何再次、再次、再次生活。

        一開始寫作那首詩的作者G. K. 卻斯特頓也喜歡這麼說:「學著看那些熟悉的事物,直到它們開始變得不熟悉。熟悉是世界上最大的幻象。」這句話根本上抓到相信復活的真正挑戰。如果復活就是擁有力量面對我們的生命,我們就得要放棄「熟悉」這個幻象,特別是面對我們身旁的人事物,因為這種「它/他/她就是這個樣子」的態度像是癌症一樣,會逐漸蠶食掉我們的婚姻、家庭、社群、友誼,甚至是我們生命中的喜樂。我們認為我們知道,我們認為我們了解,我們認為我們早就弄得一清二楚了,而不給它/他/她們機會更新,復活,帶來驚奇。

        熟悉孕育了輕視。沒有什麼能比熟悉更能奪走我們的喜樂,沒有什麼比從熟悉而來的輕蔑更能毀掉我們的婚姻、家庭、社群和友誼。復活告訴我們,熟悉是個幻象,而且是所有幻象中最大的一個。復活邀請我們凝視一個事物,直到它再次變得不熟悉。因為,最後我們會發現,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驚喜就藏在那些我們熟悉的人事物之中。

原文出處 http://ronrolheiser.com/daily-resurrectio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