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8日 星期日

天主的羞辱


榮・羅海瑟 Ron Rolheiser

        天主啟示的其中一個特質,就是它常常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呈現出來。恩寵也沒有例外,會讓人驚訝地碰觸到你沒有覺察到的自己。當天主的光芒照亮了讓我們在人群中感到羞愧、困窘的地方時,這種驚奇通常不會是愉快的經驗。

        讓我來分享一個故事:十五歲的時候,小德蘭決定要進入加爾默羅會。她覺得自己已經做好了充份的準備,迎接修會生活可能會遇到的事,她也確實準備好了。她對於即將要面對的生活,沒有任何幻想,包括她將要過的簡樸生活,以及其他修女嚴格的對待。她知道修道生活並不容易:很早就要起床,長時間待在聖堂祈禱,簡單的飲食,讓人不舒服的躁熱,用稻草舖床的小小臥室,從早到晚守靜默,辛苦的日常勞動,連和親姐妹交談的時間都被嚴格限制,得不到世俗的獎勵或補償。她甚至都做好心理準備,接受修女們不友善的態度⎯質疑她的動機、把她當成被寵壞的小女孩、懷疑她是否真有聖召、冷漠對待她,或者,相反地,把她當成修會的小嬰兒一樣來呵護。在她入修會之前,這些她都已經想過,也準備好要面對與接受了。因此,當她走進修院大門時,她覺得自己已經充份準備好,要面對所有的一切⎯除了真正發生的事情之外。

        進入修會的大門後不久,她那位一直景仰,深切且單純地愛著小德蘭,在她的生命中始終散發出如天父一樣的愛與柔情的父親,突然發狂。緊接著,他的癲狂(當時醫學無法理解的心理疾病)讓他做出一些莫名其妙,讓人難堪的事。她的父親開始像一個孩子一樣無助,迷惘,表達出難以理解的情緒。有時沈默不語,有時又莫名地發怒,讓人沒有辦法放心地讓他獨處,因為他可能會做出讓人尷尬的舉動,甚至還曾經拿著手槍到處亂跑。曾經,父親是小德蘭心目中的偉人,她也一直以有這樣的父親為榮。對小德蘭來說,直到那個讓人瞠目結舌的時刻,父親一直是天父在世的具體代表⎯愛、忠實、永恆的美善、可以完全信靠。因此,父親的癲狂可以說讓小德蘭心中那個篤定的世界開始搖晃。(不止她的家庭生活開始動搖,連她對天主的理解都不再確定)。一個這麼值得信賴、良善、實在、充滿愛的人怎麼會突然變成這個樣子?除此之外,一些親戚也責怪她,都是因為她進了修會,父親過度傷心才會變成這個樣子。她花了很長的時間祈禱、默想,才讓她逐漸對天主有了更深的了解,重新找回內心的平安,面對發生在她身上的這一切。

        最終,這個經驗顯著地重塑了她的靈修。她學到了:要認識天主,一個人得要認識天主在這個世界上的羞辱。這是什麼意思?我們在這個世界的哪個地方看見天主的羞辱?

        每當我們看見一個無力保護自己免於痛苦,尤其是讓他感到卑微、羞恥的痛苦時,我們就目睹了天主的羞辱;如果我們能有信德的眼光與這樣的羞辱站在一起,我們就能發現,天堂的奧秘在羞辱中顯露出來。

        這個道理在小孩子的身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們是全然的無助,他們的需要赤裸祼地展現在每個人面前。隨時流出的口水、便溺、眼淚就是明證。我們也會在那些被旁人視為天真、讓人討厭、愚蠢、情緒化或是因著各種可能原因讓自己陷於尷尬中的人身上,看到天主的羞辱。特別是在那些因著年老、生病,無法控制自己身體的人身上,更能明顯地看到。沒有如同嬰兒一樣擁有吸引人的美好、天真,讓人可以忽略到他們的無助,那些長大成人的殘障人士、老人、臨終病人所面臨身體無能的羞辱,更加難堪。他們排瀉出來的東西不會讓人覺得可愛、甜美。

        我最近去探望一個罹患癌症,時日不多的朋友。她那五十歲的軀體,曾經如此美好,如今已經完全變形、破敗、散發出死亡的氣味,如同依撒意亞先智書中描述的「上主受苦的僕人」一樣讓人嫌惡。一個曾經意氣風發的靈魂,如今因著她的軀體而感到不堪、困窘、羞恥。天主與她的羞辱同在一起,照亮她所在之處,啟示了如同祂在耶穌十字架上啟示的真理,就是信德與理解開始於那最黑暗的時間點,那個世界認為是終局的時刻。

原文出處: https://ronrolheiser.com/the-humiliation-of-go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