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羅海瑟 Ron Rolheiser
「懷過你的胎,及你所吸吮過的乳房,是有福的!」這句話大概來自一位母親,因著在群眾中聽了耶穌令人印象深刻的宣講,有感而發地大聲讚嘆:「你有一個了不起的母親!」
耶穌對於這個女人的感嘆做出這樣的回應:「是的,我有一個了不起的母親,雖然她的了不起是妳無法想像的。她很了不起,不是因為她生了我,所有的母親都做了同樣的事。真正使她了不起的,是她懷著信德生下了我。」
如同在其他福音的敘述中所說的,在這裡我們得要留意耶穌看待祂母親的眼光。在福音中很多地方,看起來耶穌似乎並沒有非常看重自己的母親,但事實卻是相反的。例如,當有人告訴祂:「你的母親在外邊找你。」祂回答:「誰是我的母親?」然後,環視周圍的人們,接著說:「那些聽了且奉行天主旨意的人,就是我的母親和兄弟姊妹。」
在這裡,耶穌想要跟祂的母親保持距離嗎?不。祂想要指出祂與瑪利亞之間真正的連結。在福音中,瑪利亞是聽了天主的話而奉行的人裡面,最突出的典範。
更進一步來說,這就是我們被邀請採取的行動。怎麼說呢?
當我們回顧瑪利亞生下基督的過程,我們會發現那不是一個馬上就可以完成的事。信德,就像我們的身體成長一樣,需要仰賴一連串重要的時間點,讓它能夠發展。什麼樣的時間點呢?讓信德誕生在這個世界需要什麼樣的過程呢?
首先,如同瑪利亞一樣,我們需要仰賴聖神受孕。我們需要讓聖言紮根在我們內,並且開始成為我們血肉的一部分。
接著,就像每個懷孕的女人一樣,我們得要以愛孕育、滋養並保護那正在我們內成長的,直到它足夠成熟、強壯到能夠離開我們的身體獨立生存。這個孕育的過程,如同我們知道的,會伴隨著孕吐、起床的疲憊倦怠,以及長期的身體腫脹。
最後,當然就是生下孩子。那在我們內被孕育、成長的孩子,當時機成熟,就要被生下來。這通常伴隨著痛徹心肺的辛苦過程。但生孩子從來就不可能輕鬆容易。
但生產其實只是當母親的開始。瑪利亞生下了嬰兒耶穌,接下來她得要花好多年的時間哄它、養育它、拉拔它長大成人。那個誕生在伯利恆馬槽中的嬰孩還沒有成為那位宣講天國喜訊、醫治病人、最後為我們而死的基督。每個母親都需要生兩次孩子:一次以生理的方式,另一次靠著信德;一次生下嬰兒,一次生下成人。
最後,身為母親還有一個使命。當她的孩子長大、成熟,有了他獨特的性格和命運,身為他的母親,得要在某個時間點開始沈思(如同瑪利亞一樣)。她得要讓她自己在痛苦中增加對孩子的理解,過程中有未知,有張力,有時也得放手。她得要放下那些在過程中刺傷她的經驗。跟生下成人的掙扎比較起來,產下嬰孩要溫和多了。
所有這些都是瑪利亞為這個世界生下基督得要承擔的:藉著聖神受孕;孕育在她內成長的胎兒;承受將孩子生下來的產痛;將新生命扶養長大;沈思、痛苦地放下,讓孩子能夠成為真正獨特的人,而非她自己的翻版。當群眾中的那個女人告訴耶穌:「你一定有個了不起的母親!」祂的回答正表達了這個意思。瑪利亞是個了不起的母親,但她的了不起超越了作為生養孩子的母親角色。她聽了天主的話並默存心中。她的這種順服,使她不止是個生孩子的母親,而是能將嬰孩耶穌與成人基督一起帶給世界的母親。
瑪利亞作為這樣的一種母親,期待的是我們的仿效,而非崇敬:我們的使命也是讓基督能夠誕生。瑪利亞是完成這個使命的典範。從她開始,我們發現了一個模式:讓天主聖言紮根,並使你受孕;藉著給予你自己生命的食糧孕育天主聖言;最終,在完成這一切你所能做的之後,給自己機會沈思,接受有些事是無法理解的,並放下它們。
聖誕節不會自動發生,它不是理應來到的。聖誕節從瑪利亞的接受開始,但我們每個人都被邀請,讓我們的信德有了肉軀,來到世界。
原文出處: https://ronrolheiser.com/mary-as-a-model-of-faith/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