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莎・凱莉 Lisa Kelly
我必須克制自己,不要馬上回覆這篇貼文,試圖平息她的憤怒。憤怒是我正在學習駕馭的情緒。到目前為止,我了解到,在祈禱中表達它比保留它或否認它更好。我可以在祈禱中罵人嗎?我不知道。但是,如果我誠實面對自己,我會這麼做的。這就是目前我所處的狀態。我想天主的愛夠大,祂會對我說:「就說你想說的吧!」
當我對天主生氣,甚至想大聲咆哮表現出我所有的敵意時,我就讓自己身處於耶穌受難的場景中。我看到群眾憤怒地對耶穌大吼大叫,因為耶穌自稱是天主的兒子。我能理解他們對自己生命的挫敗感,以及發現耶穌不是他們所期望的默西亞⎯一位能消除他們所承受之所有壓迫的救世主⎯的那種挫敗感。
我看見婦女們在十字架下哭泣。我必須在這些完全表現出人性的群眾中做出選擇。儘管剛才我很生氣,但我還是走到十字架下面,在被釘十字架的基督腳下。這裡才是我的歸屬,不是那些敵對的群眾。我並沒有為自己的憤怒感到內疚。相反的,我體會到一種與主結合的感覺。耶穌理解痛苦。我沒有想要為我的憤怒做出補贖,而是重新與一位天主連結,祂對我說:「我也為這件事感到痛苦,和你一樣。」
我們所有人終有一天會死去,這常常會為我們所愛的人和愛我們的人帶來痛苦。我們想要為此而責怪某個人或某些事。但當沒有明確的罪魁禍首時,我們就會責怪天主,因為祂就像綠野仙蹤中的某個可以實現我們願望,但卻選擇不這麼做的巫師。
那麼,在這一切之中,天主在哪裡呢?當我們心碎時,天主就在我們所感受到的愛之中,祂就在坐在床邊的那位姊妹的愛之中。我們不是對天主生氣,而是對我們感到痛苦卻無能為力而感到生氣。我們生氣是因為我們熱愛著那些我們認為正在失去的東西。我們之所以生氣,是因為發生在我們所愛的人身上的一切太不公平。天主就在那份愛之中。事實上,天主就是那份愛。
原文出處: https://www.ignatianspirituality.com/taking-anger-to-praye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