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7日 星期四

福音的挑戰


榮・羅海瑟 Ron Rolheiser

        福音告訴我們,在悔改之前,匝凱是個身材短小的人,但是在他悔改之後,這個長大的匝凱將矮小匝凱曾經騙來的錢財,四倍還了回去。似乎遇到耶穌,讓匝凱在身量上長大了不少。

        這就是善意對我們產生的影響,讓我們長得更高。例如,有個朋友曾跟我分享他的故事:他有一個鄰居,很喜歡來串門子,喝杯咖啡。這個鄰居是個好人,在一個充滿愛與良好典範的環境中長大。但就像我們每個人一樣,他也有他的弱點:他喜歡談論別人的是非。有一天,這個人來找我的朋友,說出了很有種族歧視味道的話。我的朋友沒有指責他是個種族主義者,鄙視他的人格與言論,而是試著喚起他的良善:「你這麼說讓我很訝異,」我的朋友說道。「我一直覺得你和你們家的人都是心胸寬大,有風度,而非那種小心眼的人。我常常羨慕你們家對人的良善與寬容。你剛剛的那番話,真不像是從你口中說出的。」

        那個鄰居馬上做出了正面的回應。他馬上道歉:「你說的對,」他說。「我不知道為什麼,有時就會不經大腦,說出這種愚蠢的話!」如同匝凱一樣,那個高個子鄰居收回了那個矮個子鄰居的話。

        如果我們留意,「福音」的意義就是「好消息」,而不是「好的建議」。福音不太像是一本靈修或倫理神學的教科書,告訴我們該怎麼行事,而像是一本故事書,告訴我們天主曾經為我們做了什麼,而且現在還一直在為我們做,賦予我們身為天主兒女的尊嚴。當然,重要的是一旦天主賦予我們這榮耀的身份,我們的行為也要相稱這樣的身份,而非用委瑣、小心眼的態度行事。道德不是一個命令,而是一個邀請。不是一個威脅,而是一個提醒,認清自己是誰。當我們記起自己是從哪個家庭來的,我們就會變得高大,而非小心眼。

        本質上,我們都有兩個靈魂,兩顆心,兩個理智。我們內有一個靈魂、心和理智,老是鄙視人、感到受傷、想要報復、傾向保護自己、害怕和自己不同的人、喜歡說三道四、歧視不同種族的人、老是覺得自己會被騙。而經過光照,我們會看見自己如同悔改前的匝凱一樣弱小。但我們內也有一個高大、心胸寬闊的自己,想要溫暖地擁抱整個世界,超越個人的創傷、自我中心、種族、宗教和政治立場。

        這個高大與小鼻子的自己,都在我們內。這個世界並沒有分成兩半,一個屬於心胸寬大的人,一個屬於猥瑣小氣的人。反而是我們的生活會分成讓心胸寬大、慷慨、溫暖、好客、勇敢、積極擁抱每個人的自己,所主導的時刻;以及讓小心眼、自私、斤斤計較、畏縮、只想維護個人利益及安全感的自己,所掌權的時刻。這兩個自己都同時存在我們內,在不同的時刻,他們也都會輪番表現出他們的樣子。

        但是,如同我們所知道的,當我們內那心胸寬大的自己,將小心眼的自己所搶奮的還回去時,我們才真的是天主創造的自己。偉大的神秘家,聖十字若望在他的醫治神學中,給了這個照亮人心的核心觀點。對他來說,這就是我們醫治他人的方式:

我們不是靠著挑戰、指責那使人無法動彈的創傷、自私來醫治別人,而是靠著幫助所謂「我們最深的核心」成長來醫治。對他來說,那個核心指的不是我們靈魂內那孤單、無助的地方,而是我們內在充滿美好潛力、期盼進一步成長的地方。長成我們內在基因早已註定要成為的自己,讓我們成為一個完整、成全、高大的自己,一個具有人性、靈性、道德的自己。

        因此,如果聖十字若望是你的靈修輔導,你帶著自己道德上的瑕疵或人格上的缺陷去找他,他一開始就會這樣安慰你:你最擅長什麼?你有什麼優點?天主的美善,如何透過你的生命展現出來?如果你能夠讓你內的美善繼續成長,它會慢慢變成一個火苗,最終成為一個可以蓋過你缺點的火焰。

        但是,成得高大意謂著要在天主給我們的尊嚴中成長。最終,我們所得到的一切禮物,沒有比這個人性尊嚴更貴重的了。這個尊嚴也會在我們想要挑戰彼此時提醒我們:福音的挑戰不會用我們的小心眼來羞辱我們,它邀請我們成為那早在我們內,最好的自己。

原文出處  http://ronrolheiser.com/gospel-challeng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