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2日 星期三

接受耶穌救贖之恩⎯《苦難與十字架》


曹志誠

       去年三月,接到了光啟文化編輯文琪的來信。她知道我是羅海瑟神父的大粉絲,不只喜歡他的文章與靈修觀點,還會從他的英文網站中找一些有意思的文章,翻譯成中文,與弟兄姊妹分享。因此,她邀請我幫光啟翻譯羅海瑟神父一本關於「苦難」、「復活」與「救贖」的書。

        利用休假的時間一點一點地翻譯,經過了十個月,終於交出了稿件。在文琪細心的潤飾與編輯之後,在聖週前看見了這本書躍上了光啟文化的官網。

        雖然不是文學院出身,也沒有接受過翻譯的正統訓練,但憑藉對基督信仰數十年來的認識,與長久以來浸營在靈修中的經驗,讓我稍稍有些信心,透過語言的轉換,將這本很棒的書介紹給更多華人地區的弟兄姊妹。

        書中羅海瑟神父不談耶穌救贖的神學道理,談的是這位二千年前降生成人的天主子,如何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天,憑藉著對天父的信任與體貼,擔綱了這齣救贖大劇的男主角,完整傳述了天主長久以來,一直渴望讓人們聽見的心聲。

        其中有一篇讓我極為欣賞的分享,是他談到耶穌的苦難與死亡,如何能救贖我們的那篇「除免世罪的耶穌」。耶穌的救贖,不是鄉土劇裡那種面對黑道尋仇,男主角豪邁地跳出來,心甘情願地為所愛的人承受拳棍齊下的折磨,這種灑狗血的情節。當人們將耶穌的救贖跟這種豪邁的承擔畫上等號時,天父就自然成了那個冷血的黑道頭子,讓這位因愛創造天地的主,蒙上了不白之冤。

        羅海瑟選擇了另一種比喻、圖像,幫助我們體會耶穌的救贖。他說,耶穌好像濾水器,而罪惡就像是那些帶著重金屬、有毒物質的水。當別人將這種會污染我們的水,透過互動傳遞給我們時,那種不舒服、痛苦的感覺讓我們自然而然地「全數奉還」。於是,從罪惡在人間出現以來,它所造成的痛苦就在人與人之間流來流去。擁有權勢、財富的人,可以為自己建立防火牆,讓自己稍稍感到安全一些。但當痛苦的程度超越了牆所能阻擋的程度,人還是無法避免會受到罪的影響與折磨,並再次將痛苦傳遞給其他人。

        可是耶穌做了一個跟絕大多數人不一樣的選擇:當別人對他表現出仇視、憤恨、怨懟、懷疑等情緒時,祂沒有全數奉還或轉嫁給別人,祂收下了這些有毒的情緒,還以慈悲、憐憫、寬恕、信任。祂如同濾水器一樣,將輸入的重金屬與有毒物質留下,將能淨化、滋養的純水釋放出去。

        當愈來愈多的人與祂來往、互動,經驗到自己內在那些無力處理的憤怒、怨恨、自貶、輕蔑被祂溫柔、了解的眼光所接納,並還以肯定、信任、安慰、鼓勵時,他們的內在的罪逐漸被轉化,愛的能力與力量展現出來,並且開始能效法耶穌的行動,成為人世間的淨水器,將罪的影響一點一點地化解掉。

        這就是耶穌帶來的救贖之恩,也是祂透過十字架上的痛苦與死亡,堅定表達的渴望與價值。

        歡迎大家看看這本書,在復活期中體會耶穌的苦難與死亡,帶來的復活與救贖,並進一步成為帶給人救贖的基督徒!

《苦難與十字架》介紹

《苦難與十字架》博客來商品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