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6日 星期一

想像與祈禱夢



維尼塔・漢普頓・賴特(Vinita Hampton Wright)

        願我們從夏天過渡到秋天時,創意也有所成長。願我們以新的方式運用我們的想像力。不妨這樣開始:做一個「祈禱夢」(praydreaming)。馬克・蒂博多
神父(Mark E. Thibodeaux, SJ)在他的著作《意識省察改變一天的15分鐘祈禱》(Reimagining the Ignatian Examen)中這樣建議我們:

「依納爵是一個做白日夢的高手。他可以一做就是好幾個小時。從白日夢中,依納爵學會分辨天主對他的旨意。他也學到天主透過從他內心及靈魂湧出,對信、望、愛的熱切渴望,表達了祂對他的旨意。藉著在祈禱中讓思緒像做白日夢一樣,依納爵可以讓這些深切的渴望浮現出來。這麼做不止揭示了天主的旨意,也點燃了他心中的熱情,去做天主願意他做的偉大事業。」

「在我自己的意識省察中,我也可以做『祈禱夢』在祈禱中做白日夢。我具體地想像,如果我是天主的手、腳和口,在接下來的這一天,我會如何度過。我讓天主在我內做夢,揭示出那些了不起的方式,運用我向這個世界傳遞信、望、愛的訊息。這些祈禱夢給我智慧和熱情,在接下來的這一天完成天主邀請我參與的偉大計畫。」

        我得承認,我不記得在我小時候,有任何一位教會的長者鼓勵我做白日夢!但馬克神父這麼說很有道理。如果天主創造了想像力,你難道不覺得天主會想要我們好好運用它嗎?你不覺得天主會渴望我們用全部的自己
聰明、渴望、問題和白日夢來祈禱?

  •  你上一次做白日夢是在什麼時候?我所謂的「白日夢」,是你的理智完全放手,讓心帶著想像力奔放。
  • 你怎麼知道自己是在做白日夢,而非強迫自己守規距、憂慮或干擾自己?
  • 你知道有什麼方法可以讓你的白日夢更活潑生動嗎?什麼樣的空間和心情適合做白日夢呢?
原文出處  https://www.ignatianspirituality.com/imagination-and-praydreaming/

2024年8月21日 星期三

對天主健康的敬畏與不健康的恐懼


榮・羅海瑟 Ron Rolheiser

        作為一個神學家、司鐸和福音的宣講者,我常常被問道:「為什麼教會不多多提醒大家要敬畏天主?為什麼我們不多提醒大家下地獄的可怕?為什麼我們不多提醒大家天主的義怒有多嚇人?

        回答這個問題並不難。我們沒有過度宣揚恐懼,是因為除非我們在傳達訊息時非常小心,否則這種做法是弊大於利的。誠然,恐懼可以讓人改變行為,但恐嚇和洗腦也可以。某個做法有效並不代表它是正確的。對天主的敬畏只能在愛的背景下傳播。

        聖經本身似乎給了我們一個混合的訊息:一方面,它告訴我們「敬畏上主是智慧的開端」,同時它也告訴我們,幾乎每次天主在人類歷史中出現時,祂說的第一句話總是:「不要害怕!」這個字出自天主之口或天主使者之口,在聖經中出現了 三百多次。每當天主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時,我們聽到的第一句話就是:「不要害怕!」因此,當我們傳講敬畏天主的道理時,我們必須小心。當天主進入我們的生活時,祂要傳達給我們的訊息並不是對懲罰的恐懼。

        那麼敬畏天主如何是智慧的開端呢?我們與天主的關係,就如同我們彼此之間的關係一樣,存在著健康和不健康的恐懼。 什麼是健康的恐懼?

        健康的恐懼是愛的恐懼:當我們愛某人時,我們的愛會包含許多健康的恐懼。在許多方面我們會保持健康的謹慎和壓抑:我們會擔心自己不夠尊重對方,害怕剝奪別人所擁有的,害怕變得自私,害怕踩踏了別人的界線。所有健康的愛都包含著一種恐懼,怕沒有給對方完全的自由。崇敬、敬畏和尊重都是恐懼的一種形式。但這種恐懼不應與被威脅、恐嚇或懼怕懲罰混為一談。打個比方,愛的恐懼就是天主在燃燒的灌木叢前挑戰梅瑟的恐懼:脫掉你的鞋子,因為你所站的土地是聖地!

        我們如何理解「敬畏天主是智慧的開端」?當我們脫掉鞋子站在天主(和愛)的奧秘之前時,我們就是明智的,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意思是,在面對天主時帶著尊敬、敬畏、承認自己的無知、不自以為是、在偉大的無限面前謙卑,並且敞開心房,讓這個偉大的奧秘塑造我們,以實現其永恆的目的。但這與我們因害怕威脅我們的某人或某物而感到的恐懼是截然不同,幾乎可以說是完全相反的。因為這樣的人或物會被認為是不假情面地要求我們,反覆無常及好懲罰的。

        我們害怕破壞這個世界上善良、真實和美麗的事物,這也是對天主的一種健康的敬畏。一些宗教將此稱為面對「因果律」的恐懼。 耶穌則邀請我們從心底生出這種神聖的恐懼,並警告我們,我們衡量人事物的標準,也將成為衡量我們自己的標準。宇宙、生命和我們每個人都具有不變的道德結構。一切都有需要我們加以尊重的道德輪廓。害怕自己侵犯任何善良、真理或美麗本身是健康的。

        我們需要宣揚這種健康的恐懼,而不是恐嚇信徒因為天主最終可能會以律法主義的眼光看待我們,並用嚴格的方式懲罰不守法的人,所以需要敬畏天主。 每當我們宣揚需要恐懼那會以地獄之焚燒我們的天主時,我們幾乎總是在宣揚一位不那麼有智慧、沒有同情心、無法理解人或不願寬恕人的天主。一位讓我們因為擔心被懲罰而令人畏懼的天主,是一位我們永遠無法與之建立溫暖親密關係的天主。威脅在愛中沒有屬於它的位置,除非它是一種神聖的恐懼,害怕自己會做一些不尊重和掠奪的事情。宣講地獄之火是一種用來改變行為的有效策略,但從福音的角度來看,這個方法是錯的。

        恐懼是一份禮物。它也是你內心最深處,保護生命的本能之一。沒有恐懼,你就活不了多久。但恐懼是一種複雜的、多面向的現象。 有些恐懼可以幫助你活下去,而有些恐懼則會扭曲並囚禁你。生活中有些事情你需要害怕。操場上的惡霸或專制的暴君可能會殺害你,即使他們都是錯的。 很多東西都會殺死你,它們都值得恐懼。

        但天主不是其中之一。天主既不是操場上的惡霸,也不是專制的暴君。天主是愛,是親密關係的永恆邀請。在這關係中有很多值得敬畏的,但沒有什麼好害怕的。

原文出處: https://ronrolheiser.com/healthy-and-unhealthy-fear-of-god/

2024年8月9日 星期五

憎恨的代價是失去快樂的能力



榮・羅海瑟 Ron Rolheiser

        能讓世界運轉的不只是愛。在日常生活中,怨恨的影響力也不容小覻。在很多方面,我們的世界都被怨恨淹沒了。放眼望去,似乎都有人在為某件事感到痛苦,並發出怨恨之聲。什麼是怨恨?為什麼這種感受在我們的生活中如此普遍?我們要如何超越它?

        哲學家齊克果曾經這樣定義怨恨。他認為,當我們從欣賞的快樂感覺轉向嫉妒的不快樂感覺時,怨恨就自然產生了。可悲的是,這種情況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而我們卻無視於它的發生,讓這樣的危險情緒不斷漫延。你說我在怨恨?你怎麼敢這樣指控我!

        然而,我們很難否認這種怨恨及伴隨而來的痛苦深深地影響了我們的世界。在生活的各個層面,從國家間的仇恨與戰爭,到公司的會議室、教室、客廳和臥室的爭吵,都看得到怨恨和其所造成的痛苦。我們的世界充滿了怨恨。似乎每個人都會對某些事情感到痛苦,當然,這並非沒有原因。 很少有人不暗暗數算自己被忽視、被傷害、被欺騙、不公平對待,以及生活中運氣不好的經驗。我們中許多人都理直氣壯地認為自己有權利為我們的怨恨與不快樂表達不滿。 我們確實不開心,但這不是無病呻吟。

        是的,我們之所以會怨恨,不是沒有原因的。但是,這正是我想要進一步探討的重點。根據許多過去與當代智者的見解,我們並沒有碰到常常讓我們感到如此痛苦的真正原因。對多瑪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齊克果(Soren Kierkegaard)、羅伯特・摩爾(Robert Moore)、吉爾・貝利(Gil Bailie)、羅伯特・布萊(Robert Bly)和理查・羅爾(Richard Rohr)等人來說,我們之所以感到怨恨和不快樂的根源在於我們無法欣賞、無法讚美他人、沒有能力用肯定的眼光看待別人和這個世界。

        我們的社會在很大程度上不懂得什麼是欣賞。對我們來說,欣賞是一種失落的美德。事實上,在當今的許多領域,無論是在一般的環境還是在教會中,欣賞都被視為幼稚和不成熟的東西,是少女追逐搖滾明星時瘋狂、無意識的尖叫。如今,成熟和老練被人們與聰明、機智和保留劃上等號,使得我們不會去欣賞,也不會給人肯定。我們相信,要表現出自己不斷在成長、人格成熟,就得要拆解、分析每件事,對別人展現出來的德行持保留的態度,對他們的動機存疑,對虛偽保持高度警惕,並列出所有對方不值得欣賞的理由。這些就是今日世界的觀點。

        但在這種表現成熟和不斷成長的觀點中,我們不承認的是,我們在面對那些恩典或美德超過我們的人時感受到了威脅。我們不承認的是我們自己的嫉妒。 我們不承認的是我們自己的怨恨。我們不承認,也永遠不會承認的是,我們需要打倒別人,這無疑是我們內在有著嫉妒和不良自我形象的記號。否認帶給我們一些好處:憤世嫉俗和冷酷的判斷完美地偽裝了我們內在的真相;我們不需要欣賞,因為我們夠聰明,懂得沒有什麼值得欣賞的。

        這常常塑造了我們複雜且不幸的狀態:我們沒有能力真正欣賞任何人。我們也無法真心地讚美任何人。我們不再能用讚美或佩服的眼光來看待這個世界。相反的,我們的目光常年因怨恨、憤世嫉俗、評判和嫉妒而變得酸澀。

        我們可以這樣測試一下自己:羅伯特・摩爾經常要求他的聽眾問自己這個問題:你最後一次走進一個房間並告訴一個人,特別是一個年輕人或一個才華洋溢使你相形見絀的人,你欣賞他是什麼時候?您最後一次衷心讚美某個人是什麼時候?或者,換個角度問:上一次有人,尤其是受到你的才能威脅的人,給予你真誠的讚美是什麼時候?

        我們不會輕易,也不會常常互相恭維,這暴露了一種隱藏的嫉妒。它也揭露了我們生活中真正的道德缺陷。多瑪斯・阿奎那認為,拒絕對值得稱讚的人表示欣賞是一種罪過,因為我們拒絕向他們提供可以幫助他們生存下去的精神食糧。不欣賞、不讚美、不恭維,並不是成熟的標誌,而是道德不成熟和個人不安全感的記號。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經常充滿怨恨和感到不快樂的深層原因之一。

        為什麼我們常常感到痛苦和怨恨?背後的原因很多,但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我們失去了欣賞和讚美的德行。

原文出處:  https://ronrolheiser.com/the-unhappy-cost-of-resentment/

2024年8月8日 星期四

大膽地和天主發展友誼


芭芭拉・李 Barbara Lee 

        在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前,我們常常透過教會的教導來認識天主。認為天主是個嚴格的父親已經算是比較正面的體會了,更糟的是認為祂是個嚴苛的法官,常常要擔心祂會不滿意我們的行為,判我們遭受永罰。面對在這種文化中成長的天主教友,邀請他們想像天主是自己的朋友,不是一個大膽的邀請,而是不可思議的要求。

        所幸,千禧年後接受信仰培育的教友已經熟悉天主的仁慈形象。但當祂是朋友?這還是有點困難。

        對你而言,天主是誰呢?我常常邀請那些來接受靈修輔導的受輔者和避靜者想一想這個問題。我請他們將所知道描述天主的名詞寫下來,並從中找到對自己最具有意義的一個名字。最常見的是「天父」和「耶穌」;「造物主」、「救贖者」、「老師」和「聖神」也常出現。我不記得有人提過「朋友」。

        為什麼我們不會想像天主是「朋友」呢?到底朋友的意義是什麼呢?

  • 是一個我們可以談話的對象
        你會和天主談話嗎?要背誦禱詞很容易,但要和天主進行真正的對話,需要我們用自己熟悉的詞彙來表達我們的希望和害怕。
  • 一個我們可以聆聽的對象
        和天主的談話常常會變成自己的獨白。我們需要安靜下來,聆聽祂的聲音。天主透過很多方式向我們說話--透過聖經、大自然、聖體聖事,和一些我們所認識的良善之人。天主對你說過什麼呢?
  • 一個我們可以信任的對象
        你信任天主嗎?說的比做的容易。面對天主時,我們常常停留在自己的焦慮和害怕,而非信任之中。
  • 一個信任我們的對象
        想一想,天主如此地信任我們,給我們每個人自由意志。你在行動時的謹慎與認真,同等地回應了天主對你的信任嗎?
  • 我們願意花時間與之共處的對象
        在一個吵雜與令人分心的世界,花些時間單單與天主同在,是一個幫助我們經驗寧靜與平安的方法。
  • 一個願意花時間與我們同在的對象
        一天只要幾分鐘的時間,就足以讓天主能與我們相互凝視,只要我們願意回應祂的召喚。
  • 一個我們可以與之共享美食的對象
        當一個朋友邀請我們共進晚餐,我們會好好品嚐桌上的佳餚。當耶穌邀請我們參與祂的感恩祭時,我們會好好品嚐並表達感謝嗎?
  • 一個我們可以在困難時依靠的對象
        這對大多數人其實不困難。但我們是否太理所當然地這麼做,而忽略了祂對我們懷抱的情意?
  • 一個在面對困難時會依靠我們的對象
        在一個充滿暴力與不公的世界,天主可以依靠我們,餵養那些饑餓的人,歡迎流離失所的難民,為正義發聲,為和平奮鬥,並且為敵人祈禱嗎?

        如果你還是覺得要把天主當成朋友很難,那就聚焦在耶穌身上吧。祂有很多朋友。其中一個最親近的朋友就是拉匝祿。讓我們運用依納爵默觀祈禱的方式,想像自己和耶穌、拉匝祿、瑪爾大和瑪利亞一同共進晚餐。想像這個場景:桌上擺滿了食物與美酒;對話在彼此之間流暢地進行著。你的朋友耶穌會對你說什麼呢?

        和天主之間大膽地建立一份友誼?!讓我們感謝聖神所賜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