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30日 星期五

巴貝耳塔


榮・羅海瑟 Ron Rolheiser

        聖經的開頭為我們講述了一系列人類歷史如何開啟的故事,目的在解釋當今世界為何如此。亞當和夏娃關於原罪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還有其他類似的故事。這些故事,由於使用了可能聽起來像童話的意象,因而讓我們感覺好像是虛構的,但它們卻是比真實更真實的故事。它們發生過。它們發生在地球上第一個男人和女人身上,至今仍在發生,影響著歷史上的每一個人。它們是屬於心的故事,不是靠字面上的意義來理解它們,而需要用心來體會。

        其中一個關於「在起初」、奠基性、原型的故事是巴貝耳塔的故事。用通俗的話來說,這故事是這樣的:起初(在人類還沒有像現在這樣發展之前),有一座名叫巴貝耳的城市,它決定建造一座氣勢恢宏的塔,讓所有其他城鎮都不得不讚嘆,以此來讓自己出名。他們開始建造這座塔,但奇怪的事情發生了。在他們建造這座塔的過程中,他們突然開始說不同的語言,無法再理解彼此要表達的是什麼,並因此分散到世界各地,每個人都說著一種別人聽不懂的語言。

        這故事在告訴我們什麼?是為了解釋世界不同語言的起源嗎?不,相反的,它要解釋的是人與人之間那些根深蒂固、看似無法調和的誤解。為什麼我們總是互相誤解?這一切的根源是什麼?

        這個故事可以用多種方式來闡明當今世界的分裂。其中之一就是:社會心理學家喬納森・海特去年(2023年)在《大西洋月刊》上撰文指出,或許沒有比巴貝耳塔更好的比喻來解釋我們當今人與人之間的分裂了。他的觀點是這樣的:社群媒體,原本的目的是要將我們與親朋好友乃至世界各地的人們聯繫起來,但事實上,它卻導致了社會的徹底分裂,所有看似牢固的東西都土崩瓦解,曾經共同體的人們四散開來。以美國為例,雖然我們可能仍然說著同一種語言,但社群媒體和有線電視新聞的回音室效應卻向我們灌輸了不同的事實、價值觀和觀點,使得真正的對話越來越不可能。

        正如最近圍繞美國總統大選的緊張局勢所表明的那樣,作為一個社會,我們不再說同一種語言,因為我們幾乎在所有關鍵問題上都無法相互理解——全球暖化、移民、貧窮、性別、健康、墮胎、宗教在公共領域的地位、真相站在哪一邊,以及最重要的,真相是什麼。我們不再擁有任何共同的真理。相反的,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真理,自己的語言。正如俗話所說的:我做了自己的研究!我不相信科學。我不相信任何主流真理。我有自己的消息來源。

        而這些消息來源數不勝數!數百個電視台、無數的播客,以及數百萬人在社群媒體上向我們灌輸各種獨特的觀點,以至於現在人們對任何事實或真理都抱持著懷疑的態度。這個現象在各個層面分裂我們:家庭、鄰里、教會、國家乃至世界。我們現在都說著不同的語言,就像巴貝耳塔的原住民一樣,被分散到世界各地。

        因此,聖經中對五旬節的描述就很值得注意了。 《宗徒大事錄/使徒行傳》將五旬節,即聖神的降臨,描述為一個逆轉在巴貝耳塔所發生故事的事件。在巴貝耳塔,地上的語言(「方言」)分裂開來,四散開來。在五旬節,聖神以「火焰之舌」的形式降臨在每個人身上,令所有人驚訝的是,現在每個人都能用自己的語言理解彼此。

        再次強調,這裡所描述的並非字面上的人類語言──在五旬節,每個人突然都懂希臘文或拉丁文。而是現在每個人都能用自己的語言理解彼此。所有的語言都變成了同一種語言。

        那共同的語言是什麼?它既不是希臘語,也不是拉丁語,不是英語,也不是法語,不是西班牙語,也不是意第緒語,不是漢語,也不是阿拉伯語,不是世界上任何其他的語言。它也不是保守派或自由派那種缺乏同理心的語言。正如耶穌和聖經所闡明的,它是仁愛、喜樂、平安、忍耐、良善、溫和、忠信、柔和、節制的語言。

        這是唯一能夠彌合我們之間的誤解和差異的語言——當我們說這種語言時,不會為了想讓別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建造一座塔。

原文出處: https://ronrolheiser.com/the-tower-of-babe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