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羅海瑟 Ron Rolheiser
幾年前,在一位優秀的耶穌會靈修輔導員的陪同下,我以聖依納爵的神操作為材料,進行了為期30天的避靜。在避靜的第三週,我默觀耶穌在革責瑪尼莊園中痛苦地祈禱。我盡我所能地完成了這個默觀祈禱,並與我的靈修輔導員見面分享祈禱的經驗。他並不滿意,讓我複習這個祈禱。我重複了一次這個祈禱,並和他分享祈禱中的經驗,結果發現他還是不滿意。我完全不懂他到底想讓我透過這個祈禱得到什麼結果,但顯然我忽略了一些東西。他一直試圖向我解釋,依納爵有一個概念,即人們應該把默觀的材料「運用感官」去經驗,而我卻不知何故沒理解這一點。
最後,他問了我這個問題:「做這個祈禱的時候,你是舒服地坐在有空調的小教堂裡嗎?」我的回答是肯定的。 「好吧,」這位睿智的耶穌會士回答說,「難怪你無法正確地運用感官去感受。你坐在溫暖、舒服、安全、舒適的房間裡,怎麼能真正感受到耶穌在花園裡痛苦的感受呢?」他建議我重新做這個祈禱,但要在深夜,在戶外,在黑暗、寒冷、必須面對所有自然因素,甚至可能會害怕戶外會不會遇到什麼危險。
他的觀點很有道理,不僅對於我在神操中的掙扎提出解決之道,也回應了當代靈修中的一個主要缺陷。簡而言之:我們的祈禱和靈性探索與大自然的連結不夠緊密。儘管我們懷著美好的意圖,也付出了辛勤的努力,但我們過於柏拉圖式,追求靈魂的蛻變,而身體卻處在溫暖、安全、無動於衷的狀態中。自然的物質元素和我們自己的身體,在我們靈性成長的努力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太少了。
這正是比爾・普洛特金(Bill Plotkin)——一位在靈修上重要的新聲音——對他當今所見基督宗教靈修現況的主要批評。從我們教會的日常生活,到我們靈修中心的活動,再到人們有意識地對靈性的探索,普洛特金發現人們與自然、陽光、風暴、荒野,以及耶穌本人曾探索的曠野,聯繫太少。
普洛特金並非以基督宗教的觀點來看這些現象,但與基督宗教的觀點有著深刻的連結。他經營著一個曠野中心,在那裡指導那些渴望探索靈性的人們。他的中心提供的服務之一就是曠野探索。人們可以選擇獨自前往荒野待上幾天,並且幾乎不帶任何防護裝備,以避免在那裡可能遇到的危險。儘管採取了合理的預防措施,並且沒有不負責任地輕忽危險,但進行這些探索的人仍然常常發現自己在面對大自然的各種事物時,其實非常脆弱,並且要面對內在極大的恐懼。
而這些探索之所以能帶來益處,主要就是因為這一點。探索者內在真正的轉變常常發生在面對恐懼和身體狀況時所進行的爭戰。普洛特金的著作《靈魂工藝》收錄了許多強而有力的見證,人們分享了他們在荒野中的經歷——真實地暴露自己和內在真實的恐懼——如何引領他們的生活發生真正的轉變。要想事情成真,就得以行動使它成真!
耶穌深知這一點,祂獨自踏上了「曠野之旅」,在沙漠中獨自跋涉40天。正如福音中所記載的,他在那裡與「野獸」展開爭戰。我們也在福音中讀到他如何獨自在戶外整夜祈禱。他放棄了對保存生命的掙扎也發生在花園裡,而不是在有空調的教堂裡,這絕非偶然。美麗的教堂建築擁有轉化的力量,但陽光、風暴、曠野和沙漠也有同樣的力量。在這兩個地方探索都能帶給我們好處,但近年來,基督宗教的靈修卻太忽略了後者。
我們需要直接面對的不僅是那些挫敗我們、讓我們感到恐懼的自然之物。大自然也滋養大地。人生中很少有事物能像汲取自然之水一樣地帶來喜悅。正如達尼爾先知書3:57-88喜悅頌揚大自然的各種事物,自然界的許多事物滋養著靈魂,使其充滿生機:太陽、月亮、星辰、風、火與熱、寒與寒、露與雨、冰與雪、光明與黑暗、閃電與雲彩、山巒與丘陵、海洋與河流、植物與動物。如果我們對它們保持開放,每一樣事物都能在我們內塑造出獨特的記憶和喜悅。
我們需要更常讓大自然觸動我們的身體和靈魂,這既是為了我們靈魂的健康,也是為了我們的整個人的健康。要想事情成真,就得以行動使它成真!
原文出處: https://ronrolheiser.com/sun-storms-wilderness-deserts-and-spiritualit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