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羅海瑟 Ron Rolheiser
但是要想不讓自己過於忙碌,讓自己的時間被工作佔滿是很難的。特別是成年後,我們得要肩負養兒育女、繳房貸、擔負教會及其他社團的責任。即使你夠敏感,你也會不斷地在拒絕許許多多的要求時掙扎不已。如同盧雲神父所說的,我們的生活像是快要被擠爆的行李箱,放滿了各式各式的東西。總有一件事得做,總有一個電話得回,一個人得拜訪,一筆帳單得付,一件事得上網查一下,一個水龍頭得修,一個教會或社團的要求得回應,一樣東西得買。這些生活的瑣事永遠不會停止,我們也總會想到還有哪件事沒做。一天24小時不夠我們完成所有的事。
所以,我們得要多投入一些時間來工作。這個行動的動機是好的,無可指責的,但最後它總是會轉變成各種不同的面貌。一開始我們對工作的投入是為了回應別人的需要,但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我們對工作的投入也愈來愈不像是為了利他,而是利己了。
首先,雖然我們沒有意識到,但我們的工作很快變成一種逃避的方式。只要我們有忙不完的事,我們的心就自然地把忙碌當成藉口,不必去處理自己和家人、教會、或天主的關係。一直被工作與責任壓得喘不過氣來,是一種壓力與負擔,但也同時是一個完美的防護罩。我們沒有時間聞一聞花的芳香,但我們同時也不需要去面對那些生命深處的難題。我們可以避免面對那些關係與心理上的課題。我們有一個完美藉口:我們太忙了!
通常,我們的社會支持我們的逃避行動。如果我們有了上癮的症狀,我們會被帶去看醫生;但如果我們對工作上癮,我們會因為基於此而產生的疾病得到誇獎,因著我們無私的行動得到讚美。如果我們吃太多、喝太多、或者濫用藥物,身旁的人會對我們皺眉頭、可憐我們;如果我們因為過度工作而忽略了生命中重要的課題,他們會說:「這個人真好!他奉獻了他的生命啊!」過度工作是一種能讓我們得到讚美的上癮行為。
除了提供給我們逃避生命議題的病態理由之外,過度工作還帶來第二種危險:我們投入愈多的時間從工作中尋找意義,我們就愈忽略從關係中獲得意義。當我們愈來愈沈浸在我們的工作中,我們也會愈來愈傷害我們的關係,同時,會自然而然地傾向從我們的工作中獲得更多意義與價值。如同很多靈修作家指出來的,過度工作的危險很多,不止是我們愈來愈難從工作以外的事物找到生命的意義。陳年舊習要改變是很難的。如果我們花了很多年從辛勤的工作及專業的表現中建立了對自己的認同,因著傑出的運動表現或辛勤地為兒女付出而得到愛戴,那要改變內在的心理動力,從別的地方尋找生命的意義,可就不是件簡單的事了。
正統的靈修作家一致對過度工作,及被工作佔去過多時間的危險,發出嚴正的警告。事實上,這就是福音中那段著名的章節,瑪爾大辛苦地準備招待耶穌的餐點,跑來向耶穌抱怨自己的妹妹瑪利亞沒有來幫忙時,耶穌會警告瑪爾大的原因了。出乎瑪爾大的意料之外,耶穌沒有責備瑪利亞的懶惰,讚美瑪爾大的付出,反而告訴瑪爾大,瑪利亞在那個時刻,那個情境,選擇了最好的一份,使得瑪利亞的怠忽勝過瑪爾大的勤奮。為什麼?因為在生命中,有些時刻會有比工作更重要的事,即使這個工作是親切地招待別人,為人準備餐點。
怠惰有可能是魔鬼的誘惑,但忙碌卻也不必然是一種美德。
http://ronrolheiser.com/working-too-hard-it-begins-as-virtue-and-ends-as-escap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