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6日 星期四

一齣心的舞台劇⎯耶穌的犧牲


榮・羅海瑟 Ron Rolheiser

        當你身處愛的氛圍之中,身旁的人可以了解你、為你的存在與付出充滿感恩,這時候付出愛就是件合理的事;但當身旁的人誤解你,嫉妒你,冷漠待你,甚至憎恨你,還能付出愛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當福音許諾的未來對你而言是真實的,當那些生命信條符合你的生活景況,這時候堅持自己的理想,不理會別人的質疑就是件合理的事;但當福音的許諾讓你失去的比獲得還多時,為了理想而千山我獨行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當生命的旋律能自給自足,當給予與獲得一同起舞,當生命是公平的時候,保持內在平衡就是件合理的事;但當所有的事情都那麼不正常,當你被不公平地攻擊,當身旁的每個人似乎都失控了,當你經歷了如同聖週五的苦難與黑暗時,能保持內在的平衡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當你身旁的人都能尊敬你,溫暖並公平地待你時,滿懷感恩之情是合理的;但當你身旁的每個人都苛待你,不尊重你,嫉妒你,冷漠待你時,還能感恩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當別人渴望你的祝福,當他們看重你說的每句話,當他們喜歡和你作伴時,祝福別人就是合理的;但當別人看你的眼神訴說著對你的厭惡,當你走進一個房間,人們躲你像躲瘟神一樣時,能夠祝福他們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當犯錯的人有悔改的心,當吞下痛苦對自己是可能的,當那傷害沒那麼要命時,能寬恕別人是合理的;但當犯錯的人不認錯,當傷害大到在你身上留下永遠的傷痕,當被謀殺的人是自己時,能寬恕傷害者就是另一回事了。

        當你感到被家人、教會兄姊、團體成員所愛、所支持,當他們的表現值得你為他們犧牲,當你能夠得到感謝時,給予自己的生命就是件合理的事;但當你不被支持,當一切變得不值得,當一切的理由只剩下服膺真理與堅持原則時,給予生命就是另一回事了。

        這些比較的圖像,本質上就是耶穌在革責瑪尼莊園和十字架上所做的事。祂的苦難是一齣心的舞台劇,而非忍受身體痛苦的試煉。

        什麼使得耶穌願意犧牲,如此特別地親手交付自己?

        我想,我們的注意力太集中在耶穌身體所承受的痛苦,而忽略了祂內心更深的創傷。我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沒有一部福音強調耶穌身體所受的苦,也沒有顯示耶穌在死之前說的話中,曾顯露出祂的恐懼。福音和耶穌強調的是祂靈魂深處的孤獨,祂的孤單、被背叛、被羞辱、被誤解,成為嫉妒、群眾歇斯底理發洩的對象,距離每個人都有投石那麼遠,而那些愛祂的人都沈睡著,逃避發生的一切,祂成了世人的棄兒。

        這種被局外人嘲笑的深刻孤獨,誘惑祂放棄祂在過去三年宣講並為之堅持的價值。讓祂的犧牲之所以如此特別的,不是因為祂是暴力對待下的犧牲者(數以百萬人都曾這麼死去,同時這不意味他們的死不特別),也不是因為祂拒絕運用祂的力量阻止自己被殘忍對待(如同祂曾說的,這不能證明什麼)。使得祂的死如此特別的,是祂在面對孤獨、黑暗、嫉妒、誤解、歇斯底里的群眾、冷漠、謀殺時,祂的堅持、自我交付、不埋怨、不自憐、懷抱理想、保持感恩、尊重、寬恕,沒有失去內在平衡、生命的意義或祂的教導。

        而這就是在我們每天生活的不同層面要面對的考驗。

        多年以前,我參加了一個討論貞潔的讀書會。這本由一個廿多歲的年輕女性寫作的書,有著濃厚的理想主義色彩,鼓吹年輕人在結婚前保持貞潔,將在結婚前守貞當成給另一半最珍貴的禮物。讀書會的成員之一,一位真誠的女士,是這麼回應這個訴求的:「我喜歡這個作者表達的理念,如果我的女兒是個十多歲的青少年,我也會鼓勵她讀讀這本書。作者說的理想,為廿多歲,知道她正在等待真愛出現的年輕人是合理的,但如果妳已經39歲了,不知道自己在等待什麼的話,我不知道要如何堅持下去!」

        耶穌的犧牲之所以如此的特別,在於即使祂的生命已經在倒數,沒有理由等待任何事發生的時刻,祂依然堅持祂的理想,祂內在的平衡,祂的感恩之心,祂寬恕的態度和祂的愛。

        面對這一切的掙扎,卻依然保持信心,是耶穌苦難中的真正舞台劇,而聚光燈的焦點在祂的心,而非祂的肉軀。

https://ronrolheiser.com/a-drama-of-the-heart-jesus-sacrific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