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羅海瑟 Ron Rolheiser
很有趣的一件事是,天主總是會打破我們的期待。我們對天主常常有自己的想法,但最終祂總是打破我們對祂的期待,卻以一種更深的方式滿足我們的渴望。這個現象當然也反映在伯利恆的第一個聖誕節。
幾百年來,信仰天主的男男女女都發現到自己無力修正那些生命中不對勁的地方,因而祈求天主派遣默西亞,這位救世主來掃盪那些邪惡勢力,讓世界恢復原有的秩序。這些期盼更深的內涵正是對於公義所萌發出的渴求與希望,而非只是那些偉大的猶太先知來到前,人們所想像出來,天主將趕走敵人的行動。最終,那些諸如依撒意亞等的偉大先知,描繪了默西亞來臨時的願景。在這些願景中,默西亞將會在「默西亞時代」建立一個嶄新的世界,所有不對勁的地方將會被更新。窮人會獲得財富,生病的人得醫治,受奴役的人得自由,公義統治大地(包括懲罰作惡的人)。貧窮及溫良的人將會承受土地,因為人們引頸期盼的默西亞將戰勝邪惡勢力,把作惡的人從地上掃除,讓一切走上正軌。
經過了好幾百年的等待、期盼,最終人們等到了什麼?人們等到的是一個脆弱、赤裸,沒法餵養自己的嬰兒。這不是所有人期待的結果。大家期待的是一個超人、一個超級巨星,一個展現強壯肌肉、天縱英明的完美偶像。沒有弱點,所向無敵,讓所有與他作對的人看起來都成了侏儒,讓他的臨在成了不需要爭論,也無法抗拒的絕對真理。
很多時候,這個期待依然存留在我們的心中,讓我們想像天主會如何凌駕這個世界。但是,如同我們從第一個聖誕節所經驗到的,這不是天主行事的風格。伯利恆向我們揭示的,也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驗到的天主:一個無肋的嬰兒,躺臥在馬槽中,脆弱、看似無力,卻以一種我們沒有意識到的方式碰觸我們。
為什麼?為什麼這位全能的造物主沒有向我們展示祂的肌肉?為什麼天主要藉由一個嬰兒的脆弱軀體來顯示祂自己,而非一個所向無敵的超人?為什麼?因為天主的力量會用於融化人心,而非摧毀人心,而這需要脆弱與無助才做得到。這是一個小嬰兒能做到的事。天主的力量,至少是那個能將人心拉近彼此,建立親密關係的力量,來自於脆弱。你無法以強有力的姿態,強迫一個人愛你,你只能以一個嬰兒的脆弱吸引他的心。我們可以用自己的魅力來誘惑別人,用自己的聰明才智讓人崇拜,用自己的力量來威嚇別人,但這些都沒有辦法讓我們與他人建立長久共融的關係......但一個嬰兒的無力與天真卻可以做得到。
天主的力量,如同睡在馬槽中的嬰兒一樣,靜靜地臨在這個世界,發出沈默的邀請,而非威嚇或脅迫。二千年前,當基督來到這個世界,取了肉軀誕生在伯利恆,並且在三十多年後看似無助地在耶路撒冷被釘上十字架時,祂向我們揭示了一個真理:降生在耶穌基督身上的天主,選擇進入人的苦難之中,而沒有選擇與苦難劃清界線;選擇與我們同在,而非冷眼旁觀;啟示通往榮耀的道路是往下,而不是往上;選擇與窮人和無助的人站在一起,而非富人和掌權者;選擇邀請人們,而非脅迫人們;選擇透過嬰兒顯示自己,而非一個超級巨星。
但這真的不容易理解,也很難接受。我們會對天主感到挫折與不耐,為何總是如聖經上說的,動作那麼慢,讓我們等到地老天荒。耶穌許諾我們,貧窮和溫良的人要承受土地,但許諾好像只是許諾,永遠不會在這世上實現。有錢的人更有錢,而貧窮的人好像什麼也沒有得到。一個無助的嬰兒能為這些事做什麼?我們要在哪裡看見默西亞力量的展現?
好吧,再說一次,我們的期待需要被打破。「承受土地」到底是什麼意思?是成為一個超級巨星,還是變得有錢又有名?能夠凌駕別人嗎?讓我們走進一個房間裡,馬上就可以被認出來,並且被熱烈歡迎?這就是所謂的「承受土地」嗎?或者,我們將「承受土地」指的是我們的心能融化冰冷,我們最原始的良善可以被一個嬰兒喚醒?
原文出處 https://ronrolheiser.com/christmas-as-shattering-the-containers-of-our-expectations/